宁县肺结核病人归口管理8年效果分析
宁县54万人口,所辖县乡医疗机构25个,其中县级4个,乡镇级21个,随着DOTS策略的推广和实施,肺结核病人治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各医疗单位对结核病人“只治不管”,造成长期以来的低治愈率及大量的多药性和复治结核病人的存在,加大了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的紧迫性
作者:高菁桉,杨世栋 2015-01-23 13:22:23
  慢性结核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营养支持就成为预防结核病的重要问题之一,营养支持主要目的是满足机体代谢过程中能量和蛋白质需要增加的需要,维持和增强宿主对抗感染的防御机制以及促进损伤后期组织修复。一个轻度劳动的健康人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16.7J的热量,随着机体劳动的增加,热量也应该增加,重体力劳动的健康人每天平均约需14 232J热量。
作者:刘丽新 2015-01-21 16:45:17
  老年性白内障和代谢性白内障的诊断和治疗
老年性白内障亦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病因仍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氧化作用是导致白内障的最早期变化。紫外线照射过多、饮酒过多、吸烟过多、妇女生育过多、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精神病、机体外伤等,与白内障的形成有关。本病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后囊膜下三类,但事实上各类型老年性白内障之间并无严格区分,仅仅是代表浑浊以何部位为主导的实际情况。
作者:黄彩艳 2015-01-21 16:08:12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C反应蛋白和血沉相关性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LRI)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骤,病情重,但由于老年人的特殊性,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本文收集了238例肺炎患者,检测其C 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and,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分析各检验指标的变化,探讨CRP与ESR检测结果在老年LRI性疾病中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
作者:高俊霞, 刘淑梅, 刘雪白, 周秀梅 2015-01-21 16:03:41
  老年代谢综合征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相关性
代谢综合征(MS) 是一组代谢异常症候群,为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与MS 之间关系,本文对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 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乔云峰,王冬梅 2015-01-21 15:59:34
  抗病毒药物的应用与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仍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毒是儿童感染最常见的病原,既往认为抗病毒药物不同于抗生素能有效地抑制细菌复制那样抑制病毒,病毒一旦侵入宿主细胞并在其中复制,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将不可避免。以往的抗病毒药物效果差且副作用大,故在儿童病毒性感染疾病中应用少。
作者:许红梅 2015-01-21 15:55:01
  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内科应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特别是危重患者,维持血管通道,利于紧急抢救;提高抢救成功率[1]。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置管的患者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覃荣凤 2015-01-21 15:48:35
  颈淋巴结结核外科护理
2005年1月~2008年12月颈淋巴结结核病人180例,男57例,女123例,年龄5~70岁,50岁7例;其中单纯颈淋巴结结核148例,合并肺结核32例。 病变部位分布:单个淋巴结肿大137例,多发性43例;一侧淋巴结肿大164例,双侧16例;右侧120例,左侧61例;颌下区淋巴结肿大18例,颏下区淋巴结肿大10例,腮腺区淋巴结肿大5例。
作者:姜杰 2015-01-21 15:45:03
  结核性腹膜炎所导致的不完全肠梗阻的护理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根据病理特点可分为渗出型、粘连型、干酪型[1]。肠梗阻主要是指由于肠腔堵塞、肠管受压、肠壁病变、肠麻痹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腔发生障碍,粘连性肠梗阻以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为主要症状。
作者:张洪霞 2015-01-21 15:42:33
  降钙素原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意义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循环,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从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其发生率占活产婴儿的0.1%~1.0%[1]。其致死、致残率都较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显得非常重要。血培养是败血症诊断可靠的指标,但因其检出时间长,为早期诊断带来困难。人们做了大量工作,以期找到可靠的标志物,达到对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目的。大量资料表明,降钙素原(PCT)是一较理想的指标,是败血症的一个早期、特异、敏感的标志物。本文通过检测血PCT水平并与C-反应蛋白(CRP)、血培养做比较,评价其对后期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陆海燕 2015-01-21 15:40:43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