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脊柱结核是肺外结核的常见部位,居全身骨关节结核的50%左右,传统外科治疗是单纯脓肿引流、病灶清除,随着对脊柱稳定性重要意义认识,外科治疗发展为病灶清除的基础上,对骨缺损较大有畸形倾向或已经畸形者加用植骨融合和内固定治疗,疗效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杨玉生,朱国兴,施克勤 2015-01-21 15:37:46
  急性感染在老年病患者血栓性疾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很高的致死、致残率,其发病率在目前较高的水平上仍有继续上升的趋势。高龄、遗传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是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鲍庆秋,张良,李秀芹,李志玲,刘玉梅 2015-01-21 15:28:50
  部分结核药物对血清尿酸(UA)的影响
目前,结核病的患病率大幅度上升,结核病患者越来越多,与性病一起成为死灰复燃的疾病,关于结核病的预防、治疗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结核病的治疗主要还是依靠药物治疗,但由于结核性药物存在一定的付作用,对人体会产生一些次损害,所以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医生在结核的治疗过程中,往往根据血液中的各种标志物的含量变化来作进一步治疗的依据,其中尿酸(UA)就是监测结核病患者用药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监测标志物,尿酸(UA)对于结核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孙承谋, 邓尚廉, 李智琼, 王训强, 杨玲, 张代春 2015-01-21 15:21:20
  板式抗结核组合药致剥脱性皮炎1例
药物性剥脱性皮炎是药物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的炎症反应,属于IV型迟发型变态反应,当机体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肺结核时,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葡萄球菌侵犯皮肤,由金葡菌噬菌体Ⅱ群产生表皮剥脱毒素,该毒素能分离皮肤表皮层细胞,引起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皮疹开始为麻疹样或猩红红斑伴有皮肤瘙痒,后全身弥漫性潮红、肿胀、皮肤伴有渗液结痂,后期出现片状脱屑、手足常呈手套或袜套样剥脱,严重者可有毛发或指甲脱落,全身常有高热、淋巴结肿大,可因继发感染或全身衰竭而死亡。
作者:陈晓红 2015-01-21 15:19:14
  iNOS表达与喉癌组织中淋巴管生成及血管生成的相关性分析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的7.9%~15.0%。淋巴转移是喉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因而研究喉癌淋巴管生成和转移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2]。近年来发现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多种实体肿瘤中过度表达,是肿瘤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synthase,NO)的主要来源,并证明iNOS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转移密切相关[3],但对于iNOS是否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探讨了喉癌中iNOS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淋巴管密度(LVD)、淋巴结转移和喉癌预后的关系,为喉癌的诊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王莹,李文媛,刘艳翠,管业秋,丁利,赵斯达 2015-01-21 15:17:42
  C反应蛋白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C反应蛋白(CRP)是急性感染和组织损伤时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是目前临床较常用的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指标。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标志物,CRP较白细胞计数更为可靠和灵敏,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通过观察感染性疾病儿童的血清CRP变化,探讨其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文仕, 郭玉娟 2015-01-21 15:16:08
  APN连续性排班在神经内科实施的效果观察
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和获取工作成果的主要因素。充分、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找到一些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并在工作中有效地得以实施,才能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1]。我科于2009年7月开始试行APN连续性排班,取得了一定效果。
作者:黄海燕 2015-01-21 15:14:53
  125例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体会
结核性胸膜炎早期为干性胸膜炎,此时胸膜充血、水肿,表面有少量纤维蛋白渗出物。炎症进一步发展浆液渗出,形成渗出性胸膜炎。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和蛋白质,若对其进行及时彻底治疗,炎症则会逐渐消退,完全将渗液吸收;如病情迁延,可引起胸膜发生粘连、增厚、机化、收缩将肺脏包裹,导致患者脊柱出现侧弯,并具有一定致残率。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25例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治疗资料。
作者:赵爱民 2015-01-21 15:13:36
  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32例临床特点及肺外并发症分析
近年来,随着病原学变迁,支原体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体之一。其中肺炎支原体肺炎占肺炎的20%以上,并且可以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临床上应予重视[1]。现对本科2004年来收治的重症支原体肺炎3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康世金,谢勇,张小红 2015-01-19 14:28:21
  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及其相关信号传导通路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胰岛素敏感组织和细胞如肝、骨骼肌、脂肪等组织细胞受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效能减低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也就是说这些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IR是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病理生理改变,目前认为IR是一个慢性亚临床炎症过程[1],其发生机制的研究成为当今的重要课题。
作者:周莹,张丽娟 2015-01-19 14:19:50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