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疗法是指嵌合体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是存在很多年最近被改良用于临床治疗肿瘤,在临床上治疗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淋巴瘤有着显著的疗效。医学界普遍看好CAR-T疗法,前景广阔。
来源:医谷
今年3月,CAR-T疗法LCAR-B38M细胞自体回输制剂获得原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的临床试验批件,成为中国首个获批临床的CAR-T疗法。
日前,在刚刚结束的第60届美国血液病学会(ASH)年会上,金斯瑞的控股子公司南京传奇生物公布了LCAR-B38M疗法的最新安全性与有效性数据,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25日,中位年龄为54岁(范围27-72岁)的57名多发性骨髓瘤晚期患者接受了LCAR-B38M疗法,患者总缓解率(ORR)为88%,74%(42名)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CR),4%(2名)的患者达到了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11%(6名)的患者达到了部分缓解(PR),流式细胞检测显示,42名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中,39名患者的微小残留病灶(MRD)呈阴性,起效的中位时间为1个月。
同时,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6个月,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22个月,到数据截止日,18名达到部分缓解或更好疗效的患者(36%)病情发生进展,所有收治病人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5个月,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4个月。
此外,在大多数患者(32名)的血液样品中检测到LCAR-B38M峰值(≥1×104 copies/μg genomic DNA)。治疗后4个月,71%患者的外周血中检测不到LCAR-B38M CAR-T细胞,5名患者在治疗10个月后仍能检测到CAR-T细胞。
据悉,上述结果也是自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以来,南京传奇对CAR-T疗法LCAR-B38M研究结果的首次展示,另外,另一项LCAR-B38M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1/2期临床研究(Clinical Trial编号NCT03548207)已经在美国开展。
去年6月,南京传奇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一项有35名复发性或耐药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参与的临床试验中,LCAR-B38M疗法的客观缓解率达到了100%,在最早接受治疗的19名患者里,14名达到了严格的完全缓解(sCR),剩下5名出现部分缓解,其中4名的状况非常良好,且该试验中5名经治超过1年的患者依旧处于sCR期,LCAR-B38M疗法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展示的上述优异数据给南京传奇生物带来了极大关注,并被誉为2017年ASCO的黑马,然而,这种受追捧的热效应随着今年做空机构阎火研究发布的一则报告而几近崩塌。
2018年9月27日,由一群资深的股票投资者发起的独立研究机构阎火研究发布报告称,怀疑南京传奇CAR-T数据涉嫌造假,最终估值仅为每股3.29港币,强烈建议卖出,该消息在行业内引起强烈关注。
具体而言,阎火研究从技术来源、工艺设计和商业化进展、2017年ASCO上公布的临床数据涉嫌造假、上海长征医院的受试者死亡案例等七个方面对南京传奇生物进行了质疑。
随后,金斯瑞发布澄清报告,对于关于临床试验数据涉嫌造假问题,其回应称2017年ASCO会议于6月举行,但大会论文截止日为2017年2月份,因此公司向大会提交的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作的临床数据也是截止至2017年2月。该些数据在2017年6月份ASCO大会上被发布,南京传奇与上海瑞金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合作均是在提交2017年ASCO论文提交截止日期(即2017年2月份)后才展开,因此这些数据未能在2017年6月份ASCO大会上发布。
对于死亡案例,金斯瑞方面称,2017年9月16日,死亡病例发生后,公司第一时间以研究者信的形式通知了所有研究者,公司在2017年9月19日向公众披露了此信息,并未如该报告所言隐瞒。该病患的所有专业医疗资料报告也均已上报给中国CDE及美国FDA,由专业人士评估及判断,无任何隐瞒。但是对于该病例死亡的具体原因,金斯瑞并未在公告中提及。
由此,阎火研究对于其的公告澄清并不买账,10月1日,阎火研究发布了第二份报告,认为金斯瑞回应避重就轻,进一步误导投资者。金斯瑞否认第二份报告针对集团的所有指控,并表示已就两份报告采取必要的法律行动。
也因为此次涉嫌数据造假风波,南京传奇在ASH年会上公布数据引发多方关注。
据健康点的报道,南京传奇此次公布的临床试验数据,其选择性披露数据的质疑并未完全消除,关于LCAR-B38M的数据“至少可以说是有争议的”,Leerink分析师Porges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截至目前,LCAR-B38M疗法共有74个受试者,研究在四个试点展开。临床中心西安交大二附院是患者招募入组的主要负责方(该院招募了57个受试者),本次也只公布了这57位患者的数据。参与研究的其他三个试点上海瑞金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还共招募了17名患者,但此三处试点的数据没有公布。这三处的信息只在2017年ASH年会上披露过一次,当时详细介绍了在这三个地点接受治疗的11名患者,其中8例sCR,2例VGPR,1例PR,总缓解率达100%。
南京传奇生物的首席科学官范晓虎近日向BioCentury(美国生物医药行业咨询公司)表示,这三处试点的17名患者的数据集“在安全性和疗效方面与此非常一致”,并可能很快出现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中。
临床试验数据关乎着这个技术能否为官方、医学界、大众所认同。在技术成功的路上,有很多曲折和失败,相信最终还是能够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