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D打印问世以来,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在医疗界,3D打印主要用于打印人体所需器官等,能够实现从外观到形状等的微小细节与原器官吻合,是人类目前亟需的在器官移植等方面技术。
Organaut生物打印机
图片来源:今日俄罗斯通讯社
科技日报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刘霞)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近日报道,俄医疗企业Invitro称,俄罗斯宇航员利用国际空间站上的3D生物打印机,设法在零重力下打印出了实验鼠的甲状腺。该公司表示,未来甚至有望打印出人体器官,以促进医学研究的发展。
这台名为Organaut的突破性3D打印装置是于3日被执行“58号远征”(Expedition 58)任务的“联盟MS-11”飞船送往国际空间站的。打印机由Invitro的子公司“3D生物打印解决方案”(3D Bioprinting Solutions)公司建造。Invitro随后收到了从国际空间站传回的一组照片,通过这些照片可以看到老鼠甲状腺是如何被打印出来的。
据介绍,空间站上的俄罗斯宇航员科诺年科于莫斯科时间4日17时(北京时间4日22时)开始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在太空中打印生物器官的工作。相关实验结果将于12月晚些时候返回地球,并于2019年2月公布。俄罗斯也成为世界上首个在太空打印出生物器官的国家。
Invitro公司表示,在零重力环境下,打印出来的器官和组织比在地球上成熟得更快,效率也更高,最新研究可能为在国际空间站上打印出人体器官铺平道路。
当被问及人体器官是否很快将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3D打印时,Invitro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奥斯特罗夫斯基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唯一的问题是费用。目前我们正致力于新型生物打印。”
据报道,美国计划于2019年春季将生物打印机送上国际空间站。
3D打印的出现,开创了器官移植的新格局,使器官移植并不局限于从其人体中获得,还可以“打印”出来。想要实现打印出的器官能够在人体使用,下一步就是所用材料,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学家能够研制出适合于人体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