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行业动态 -> 干细胞修复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案例实录
干细胞修复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案例实录
时间:2019-03-12 10:31:08  作者:微微  来源:生物谷
阿尔兹海默病和帕金森病、亨廷顿病和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均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

  1、干细胞治疗阿尔兹海默症
  阿尔兹海默病和帕金森病、亨廷顿病和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均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作为第一大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兹海默症起病隐匿,并会有进行性发展。
  阿尔兹海默症病因迄今未明,给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或者药物能根治该疾病,只能借助综合治疗手段来缓解和治疗。
  干细胞作为近些年医学行业的领军疗法,不仅可以为实体瘤提供靶向治疗方案,更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干细胞具有不受种族、遗传背景和异体生物学限制的优势。
  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为胆碱能神经元后,植入阿尔兹海默症小鼠脑内,发现记忆力有所提。将过表达内皮生长因子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阿尔兹海默症模型小鼠脑内,发现毛细血管再生,神经缠结情况也有所改善。
  临床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阿尔兹海默病近期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少, 治疗后 3 个月时简易智能测量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
  2018年4月,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干细胞药物AstroStem在日本福冈三一诊所首次获批使用。
  阿尔兹海默症影响着千千万万的老人和他们的家庭,干细胞治疗作为阿尔兹海默症的潜在治疗手段,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且近来的实验研究发现以干细胞为基础的细胞疗法不仅对阿尔兹海默症,还对如帕金森病、亨廷顿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等神经性疾病均有一定的治疗前景。
  2、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症的第二大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典型症状表现为肌肉震颤、肌肉强直、动作缓慢和身体平衡力受损,晚期甚至出现痴呆症状。
  现今最常见的帕金森治疗方法是多巴胺调节疗法,有明显且长期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目标则是利用健康的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代替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或保护、修复受损伤的神经元。
  早在2001年,我国的第一例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氏病手术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医科院获得成功。76岁的帕金森氏病人谢喜云患病十几年,右手3个手指肌肉长期强直收缩,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经手术后,患者原有的吞咽困难、手指强直收缩、身体僵硬等症状明显好转。
  随着干细胞技术的进步,将可以对干细胞治疗的质量、一致性、活性和安全性进行保证。并且可以在实验室中培养出无限量的产生多巴胺的神经细胞进行移植,这些方法现在正迅速进入临床试验,间充质干细胞也成为了帕金森病治疗的重点研究方向。
  在帕金森病实验中,将过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中,发现对小鼠脑损伤有较好修复作用。
  此外,间充质干细胞也可作为载体将难以进入脑中的大分子神经营养物质带入脑组织中。中国医科大学的孙丽博士曾将含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悬液通过颈动脉移植途径植入10位帕金森病患者体内,试验有效控制了帕金森病的发病进程,改善了受损的脑组织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干细胞技术展现了将来在帕金森病治疗的可能,并可能在未来几十年中在缓解帕金森病症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干细胞治疗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临床上可通过一系列方法使用间充质干细胞对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进行治疗。 在动物实验中,间充质干细胞可迁移到脊髓处,延迟运动神经元的损伤和增加神经元的存活时间。
  将过表达神经营养因子的间充质干细胞植入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模型小鼠中,可以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损伤神经接头起保护作用。
  在亨廷顿病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实验中,将间充质干细胞注入到动物脑损伤部位,通过细胞分泌的营养物质可对损伤纹状体起保护作用。间充质干细胞还可自主向脑中受损伤的纹状体处迁移,使小鼠脑内纹状体萎缩情况减少。
  我们正进入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干细胞治疗时代,第一代细胞目前正在试验中,干细胞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新进展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好的治疗方法被发现。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及应用前景。未来,干细胞治疗将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恢复和治愈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字:干细胞,神经退行性疾病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