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家美国公司宣布,其通过研发的非病毒、无质粒制造平台实现在人类T细胞实现了抗CD19-CAR(嵌合抗原受体)的表达。而目前的
CAR-T细胞疗法是通过病毒递送合成基因来重定向患者T细胞,该公司认为这个利用经由可扩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制造过程产生的线性DNA设计的基因来构建在人类T细胞表达抗CD19抗体将是一个新的选择。
该公司独特的基于PCR的制造技术创造了编码抗CD19接合器的线性DNA扩增子,然后将该DNA构建体在体外通过电穿孔技术递送至人类T细胞。随后的测试证实,这些工程化T细胞实现了抗CD19 CAR的表达。尽管这些初步数据令人鼓舞,但总体表达水平较低,目前该公司正在继续使用正在申请专利的高表达扩增子技术(HEA)和除电穿孔外的转染方法来产生较高的转染水平,并将在之后报告这一重大成果的进一步进展。
该公司总裁表示,“我们的目标有三个方面:1)确定PCR生产的线性DNA作为一个平台用于快速设计和生产治疗性核酸构建体的价值,包括床旁(POC)应用;2)证明NVPF生产流程改善的安全性和治疗价值,该流程不同于目前全行业基于病毒的生产流程;3)与未来的合作伙伴一起,将我们开发的基于NVPF的抗CD19 CAR-T细胞疗法推进临床。
PCR产生的GFP基因片段在人类T细胞中的表达
这项成果建立在2018年底通过LineaRx公司PCR技术生产、设计、制造的线性DNA扩增子在工程化人类T细胞的第一个实例基础上。该实例首次证明了一种包含可编码绿色荧光蛋白(GFP)完整基因的线性DNA扩增子。如上图所示,通过高通量电穿孔技术,PCR产生的GFP基因片段在数百个人类T细胞中被摄入及随后表达,形成了绿色荧光细胞群。
在不使用病毒载体或质粒的情况下,该公司的NVPF制造平台比现有的基于病毒/质粒的CAR-T方法具有许多潜在的优势包括:1)简化的制造流程将降低成本和交付周期;2)降低永久性遗传整合/重组进入靶细胞的风险,降低插入诱变的风险;3)细胞因子风暴治疗副作用的潜在缓解;4)靶向新抗原的最终能力足以快速影响患者;5)避免复杂和繁琐的分布式供应链,加速治疗。
专家认为,该公司的NVPF方法降低了药品生产的效率、成本,同时提高了药品的安全性,对很多药企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