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行业动态 -> 我国科学家利用CRISPR单碱基编辑技术在体外成功抑制HBsAg的表达
我国科学家利用CRISPR单碱基编辑技术在体外成功抑制HBsAg的表达
时间:2019-11-28 11:14:54  作者:微微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再生医学网从2019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年会上获悉,CRISPR单碱基编辑技术取得了新进展,下面再生医学网就把这条资讯推送给您。
  再生医学网2019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年会上获悉,CRISPR单碱基编辑技术取得了新进展,下面再生医学网就把这条资讯推送给您。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宋贵生教授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牛俊奇教授团队合作,在2019 AASLD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CRISPR单碱基编辑技术在体外可通过引入提前终止密码子沉默HBV的S基因,从而抑制HBsAg的表达。
  CRISPR单碱基编辑器于2016年首次被报道,可对基因组中的单个碱基进行精准修改,且不会引起DNA双链断裂。研究者首先利用整合有HBV S基因的PLC/PRF/5细胞建立了表达单碱基编辑器的稳定细胞系,然后在该稳定细胞系中转导了表达靶向HBV S基因的单链引导RNA的慢病毒载体,最后对碱基编辑后的细胞进行测序及检测培养上清中HBsAg的浓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果显示,CRISPR单碱基编辑技术可在71%的细胞的S基因中产生提前终止密码子,同时使培养上清中HBsAg的浓度下降92%。
  另外,研究者对多个可能的脱靶位点进行了测序,未检测到脱靶效应。因此,CRISPR单碱基编辑技术有望成为慢性HBV感染功能性治愈的治疗手段之一。该研究在今年的AASLD年会上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发表,并被遴选为重要的HBV 临床研究,将在AASLD结束前的IHEP 聚焦会加以介绍。
  再生医学网认为,虽然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情况越来越好,但仍有部分人群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而引起乙型肝炎的病毒HBV病原体一直攻克乙型肝炎的重点,如果CRISPR单碱基编辑真的阻止HBV诱发乙型肝炎,那么将大大降低乙型肝炎的发病率,这将对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起到了缓解的作用。
关键字:CRISPR单碱基编辑技术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