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行业动态 -> 新突破:视网膜“充电”3分钟,挽救40岁以上视力衰退
新突破:视网膜“充电”3分钟,挽救40岁以上视力衰退
时间:2020-07-09 14:43:06  作者:lfy  来源:生物探索
再生医学网获悉,近日,一项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领导的研究发现,每天盯着深红光线持续3分钟,可以显着改善40岁以上视力下降。这是首次在人类中进行此类研究。这项发现为眼部疗法带来新曙光,或可拯救全球数百万人自然下降的视力。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Gerontology》杂志上
  众所周知,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同时也是提升人类外在美貌的重要“武器”之一。但眼睛同时也容易遭受各种疾病的侵犯,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近视和视疲劳。这也导致了眼睛相较于其他身体器官,其老化的速度也较快。
  
  再生医学网获悉,近日,一项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领导的研究发现,每天盯着深红光线持续3分钟,可以显着改善40岁以上视力下降。这是首次在人类中进行此类研究。这项发现为眼部疗法带来新曙光,或可拯救全球数百万人自然下降的视力。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Gerontology》杂志上。
  论文主要作者、UCL眼科研究所Glen Jeffery教授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视觉系统会明显下降,尤其是超过40岁,视网膜敏感度和色觉都逐渐减弱。而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这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为阻止或扭转这种下降,我们试图通过短时长波光重启视网膜的衰老细胞。”
  对40岁以上的人来说,视网膜细胞开始老化,这种衰老的速度部分是由产生能量和增强细胞功能的线粒体开始衰退造成的。视网膜感光细胞中线粒体密度最大,对能量的需求很高。因此,视网膜的衰老速度比其他器官快,当ATP降低70%,由于它们缺乏执行正常功能所需的能量,导致感光器功能显着下降。
  研究人员基于先前在小鼠、大黄蜂和果蝇中的研究,发现当眼睛暴露于670纳米(长波长)深红光线下时,视网膜感光器的功能得到了显着改善。
  线粒体具有特定的光吸收特性,影响它们的性能。吸收波长在650至1000nm之间的较长波长,可改善线粒体性能以增加能量产生。视网膜的感光细胞是由视锥细胞和视杆组成,视锥细胞介导色觉,视杆提供周边视觉并适应弱光/暗光。
  为了验证这一方法是否适用于人类,研究人员招募了24名年龄在28至72岁之间没有眼疾的参与者(其中男性12位、女性12位)。在研究开始时,对所有参与者的眼睛进行了视杆和视锥细胞敏感度测试。即在适应黑暗光线(瞳孔散大)中,通过要求参与者在黑暗中检测昏暗的光线信号来测量视杆的敏感度,并让他们识别对比度非常低且越来越模糊的彩色字母来测试其视锥细胞功能(这个过程称为颜色对比)。
  所有的参与者都拿到了一个小的LED手电筒带回家,并被要求在两周内每天观察其670nm的深红色光束三分钟。然后他们被重新测试了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敏感度。
  结果显示,670nm的光对年轻人没有影响,但在40岁左右的人群中,效果显著,他们的视杆细胞敏感度(在弱光下看东西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尽管低于颜色对比度。
  Jeffery教授说:我们的研究表明,改善视力下降是有可能的,只需简单地暴露在光线下,为视网膜细胞下降的能量系统充电,就像给电池充电一样。这项技术简单且非常安全,且成本较低(设备制造成本约为12英镑)。
  最后,再生医学网表示,虽然该研究成果颇为神奇,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尚存在一定的未知性,还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最终验证其可行性。不过,仍建议大家在平日里要多多爱护自己的眼睛,别让这心灵之窗蒙上灰尘。
关键字:视网膜,视力衰退,近视眼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