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行业动态 -> 《阴道松弛综合征的早期识别与修复整形专家共识》摘编
《阴道松弛综合征的早期识别与修复整形专家共识》摘编
时间:2020-11-26 09:17:33  作者:Annie  来源:再生医学网综合报道
近期,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科技创新与器官整复分会、阴道整复与紧致专业委员会在《中国医疗美容》第10卷 第10期(总第86期)发表了《阴道松弛综合征的早期识别与修复整形专家共识》。


  阴道松弛综合征(vaginal relaxation / laxity syndrome,VRS / VLS )或称阴道松弛(症)(vaginal laxity,VL)这一隶属于女性盆底医学的“非病即征”问题就在医疗卫生领域里成为当代社会卫生的热点。
  随着妇女生殖健康和女性盆底医学事业的发展,“关爱妇女身心健康,关注女性盆底康复”也随之成为妇产科、妇科泌尿、盆底重建外科和医疗整形美容业专家们共同关心的社会心理和卫生经济学女性大健康问题。
  VRS是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的一种生理性衰退病理性加重的病征,其病征本身就是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也是处于盆底结构性改变与功能性障碍过渡期间先期征兆。这类病征在医美行业或从事妇科生殖健康医学专业的医护技人员中处于概念模糊,分类不清晰,诊断不明确以及治疗不规范的状态。
  近期,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科技创新与器官整复分会、阴道整复与紧致专业委员会在《中国医疗美容》第10卷 第10期(总第86期)发表了《阴道松弛综合征的早期识别与修复整形专家共识》。我们特摘选相关内容和大家进行分享。
  作者观点
  * VRS的病因交叉复杂,干预治疗措施应综合多样单用或联合应用。其治疗措施应根据VRS发生和发展变化的特点为渐进性,若为联合处置方案应依序进行。临床干预和治疗的原则是针对年轻VRS患者、中度及以下程度的VRS宜先采取保守的非手术干预治疗措施,重度VRS可选择手术治疗。
  * 手术适应症包括:
  ①中、重度VRS/VL对性生活感受不满意者,经非手术干预效果无效;
  ②强烈要求手术治疗并知情同意承担手术风险者;
  ③希望同时改善SUI、FI、FC症状;
  ④根据是否合并其它盆底功能结构及功能障碍性改变,选择单一术式或联合术式。
  手术目的应达到加固缝合阴道粘膜深层的两侧肛提肌、减少松弛的阴道粘膜面积、缩小阴道管腔周径、修复整形阴道外口及会阴体高度、还原或改善阴道前庭自然闭合状态五项要求。
  * 阴道紧致手术三个要点:
  ①加固缝合肛提肌;
  ②修复阴道后壁及两侧壁筋膜;
  ③会阴体的整形重建。
  * 根据阴道筋膜的关闭缝合方法等大致可归为3D生物束带阴道紧缩法等。
  * 以条形脱细胞异体真皮材料,用埋没导引穿刺器,在阴道的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三个平面修复以会阴体为中心的盆底肌肉、肌腱、阴道壁筋膜组织。分别加强阴道括约肌和球海绵体肌纤维间的粘连愈合;缩短或修复松弛受损的肛提肌,修复局部缺陷,增厚会阴体,重建会阴中心键,修正会阴-阴道交角;恢复会阴浅横肌的弹性和连续性,加固盆底支持力量。该术式对合并轻中度SUI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术前应评估阴道松弛程度,仔细了解受术者的性功能状况及期望值;了解性伴的年龄、身心状况、性功能及性欲要求。术前告知受术者半年内不再妊娠,顺产后一年内不宜手术。术前常规行阴道准备2~3天,共4~6次阴道抹洗。施术日宜在月经干净后3~5天进行。最重要的是向受术者阐明阴道紧缩术虽在一定程度上能修复阴道支持结构、缩小阴道腔径、改善或还原外观、改变性感受。
  * 手术并发症与其它阴式手术一样,术后会发生并发症。悉盆底解剖层次、无菌观念手术操作及可靠的止血措施十分重要。
   * 在术前充分沟通前提下,术后还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并辅以自我盆底康复训练加物理技术巩固手术疗效,努力提高性生活质量,积极捕捉性交体感效果,能获得比较满意效果。
  * 术后可常规进行3%硼酸溶液稀释后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温水坐浴,改善阴道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术后水肿、维护阴道微生态、防止感染发生。应用止血剂及抗生素1~3天,术后沐浴不受限制。
  * 术后3个月内避免性生活、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术后第1个月开始随诊复查,评估阴道紧致术的效果和阴道内创口瘢痕情况。恢复正常性活动后,如有必要可指导患者行温水浴、磁电技术干预辅助阴道会阴手法按摩,巩固和维持阴道紧致术疗效。
  * VRS行阴道紧致术后效果理想与否,应以未孕未娩前的状态作参照,随访就诊时的评估内容,从外向内应包括外生殖器的外观、阴道前庭闭合状态、阴道外口的松紧、阴道腔内径的大小及温度、阴道壁厚度及阴道柔韧度、手法测定阴道四壁的敏感度和弹性、手测盆底肌力及阴道能否“随肌起舞”等。 
         (备注:图片源自网络。)

关键字:阴道松弛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