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髓系免疫细胞在吞噬杀死癌细胞的过程中,癌细胞会发出“别吃我”的信号来避免被吞噬,这样就致使众多癌细胞逃脱,很多靶向治疗方案没有效果。近日,来自荷兰癌症研究所的免疫学家Ton Schumacher、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UMC)Ferenc Scheeren及其合作者经过研究找到了一种可以防止癌细胞逃脱的方法,通过阻止癌细胞发出“别吃我”信号,来针对性的研发出治疗癌症的免疫治疗新靶点。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于国际知名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上。
<癌症发出“别吃我”信号>
不同的免疫细胞会利用不同的策略对抗癌细胞。例如一些免疫细胞(髓系免疫细胞)就会通过吞噬癌细胞进行杀伤。癌细胞可以通过在细胞表面表达蛋白给免疫细胞传达抑制信号来避免这个过程。其中一个“别吃我”信号就是CD47,该信号可以是癌细胞持续存活。
全世界的科学家现在都在寻找药物抑制这种“别吃我”的信号。一个方法就是干扰细胞的表面,利用特异性抗体覆盖癌细胞表面的CD47分子。这种抑制癌细胞CD47的方法目前正在进行临床测试,前景光明,但是却具有一些副作用,例如红细胞减少等。
除此之外,病人还需要每周注射药物抑制CD47。那么有其他的方式来干扰CD47么?为了研究这个问题,该研究领导者、博士生Meike Logtenberg与实验遗传学家Thijn Brummelkamp进行了合作,后者可以使用特殊的方法对细胞内的任何蛋白进行基因调控。
“通过这种筛查的方法我们可以找到新的靶点。”Meike Logtenberg说道。
筛查CD47相关分子
Brummelkamp与免疫学家一起对CD47相关分子进行了筛查,这个分子还作为一个免疫系统检查点在健康细胞中扮演重要作用,他们发现QPCTL酶是形成“别吃我”信号的一个关键蛋白。QPCTL会改变CD47的结构,一旦QPCTL没有活性,CD47分子就无法给髓系细胞发出抑制信号。
该研究领导者Ton Schumacher说道:“通过与Jeanette Leusen(UMC Utrecht)和Timo van den Berg(Sanquin Research)合作,我们发现只要我们抑制这个酶的活性,我们就可以立刻抑制肿瘤细胞的“别吃我”信号,发现了这个靶点很重要,因为我们用于抑制QPCTL酶的物质和现在临床正在检测的抑制CD47的策略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抑制信号
利用QPCTL抑制剂,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按照需求控制抑制该信号的时间,同时所谓的小分子比抗体更容易使用。此外,这个物质还不会抑制正常红细胞表面的CD47分子。研究人员希望不久的将来可以在临床研究中继续探索这些抑制剂,他们希望现在血液癌患者身上进行临床测试。
血液癌症一直是全球重点防治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非常高,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手段通常以化疗为主。随着免疫疗法的发展,很过国家开始利用免疫疗法去攻克血液癌症,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血液癌症可以得到有效的免疫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