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干细胞转分化的层级机制
干细胞转分化的层级机制
时间:2013-11-01 10:15:42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干细胞之家
转分化是指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转变成另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的技术,如水母横纹肌细胞经转分化可形成神经细胞、平滑肌细胞、上皮细胞,甚至可形成刺细胞。

    转分化是指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转变成另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的技术,如水母横纹肌细胞经转分化可形成神经细胞、平滑肌细胞、上皮细胞,甚至可形成刺细胞。这一技术能绕开了iPS——诱导多能干细胞于2007年首次诞生,这标志着干细胞科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纪元,干细胞研究将不再自动关联到备受争议的胚细胞上。

 然而关于这种新技术的基础分子作用机制,至今科学家们了解的并不多。在这篇文章中,Wernig教授等人揭示了由成纤维细胞向神经细胞的直接转分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层级机制(hierarchical mechanism),这将有助于解析转分化精确的作用分子机理。

 研究人员利用转录因子Ascl1, Brn2以及Myt1l进行转分化,其中Ascl1能作为一种靶向前驱因子,迅速占据成纤维细胞中最同源的基因组位点。而Brn2和Myt1l则本身并不会直接接近成纤维细胞的染色质:Brn2通过Ascl1召集到后者的基因组位点。

 研究人员发现宿主细胞中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染色质标记,能预测不同细胞类型中Ascl1的前驱活性,而且研究人员还发现Zfp238是Ascl1的一个关键靶基因,在iN细胞重编程过程中能部分替代Ascl1.

 这些研究结果指出,转录因子之间的精确配合,以及关键靶基因上的染色质变化是转分化为神经细胞,和其它细胞类型的关键决定因素。

 Wernig研究组曾实现了啮齿动物和人类皮肤细胞转换成神经元的研究,他们还在原有的三个转录因子基础上,添加了一个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NeuroD1,成功地将人类胚胎及新生儿的皮肤纤维细胞成功地诱导为功能性神经细胞。这些细胞不仅显示典型的神经元形态,表达多种神经元标志蛋白。并且能够产生动作电位。当研究人员将这些神经细胞与原代小鼠皮质神经元进行共培养时,证实它们能够形成神经突触并传到信号。

 此外这一研究组还曾完成了将终末分化肝细胞转分化成功能性神经元的转分化,并通过单细胞,和全基因组表达分析,证明了这些细胞不仅诱导产生了神经细胞转录组,而且沉默了原有转录组。

关键字:干细胞,分化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