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首例采用组织工程学技术进行气管移植的病例被报道,医生为一位30岁的女性患者实施了气管移植,以取代其处于软化终末期的左主支气管。随后来自意大利佛罗伦萨卡勒基医院胸部疾病及再生医学外科的Gonfiotti博士等人对患者进行了为期5年的随访。随访结果表明,应用组织工程学技术进行气管移植安全有效 ,文章在线发表于The Lancet杂志上。
随访期间,患者每3个月进行1次多层螺旋CT扫描及支气管镜检查,每6个月取1次活检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及形态学检查,以评估其支气管粘膜再生情况。每年检测患者体内的宿主抗移植物中心粒细胞抗原产物,以及特异性抗体。每2年进行肺功能和咳嗽敏感性检测。采用体描箱进行肺功能的测定,检测指标包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肺总量、残气量、一氧化碳弥散容积及转移系数、气道阻力及特定的气道传导率。采用现场填写或电话填写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HRQoL-4)的方法,评估其生活质量。
随访结果显示,在移植手术后1年,患者自身支气管与移植气管吻合处逐渐出现瘢痕性狭窄,需要反复进行气管腔内扩张,但移植气管的全长能保持扩张状态,血运良好。
患者呼吸道上皮能够完全再生,纤毛功能及粘膜清除功能正常。肺功能和咳嗽敏感性正常。随访期间未发现干细胞相关的畸胎瘤形成,也未检测到抗移植物抗体。
除了进行支气管镜检查住院,患者其余时间生活质量很好,日常活动及工作均可正常进行。
这一临床结果首次证实,组织工程学方法进行气管移植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