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引起炎性疼痛、晨僵、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关节强直。
同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包括眼葡萄膜炎、肠道炎症、指/趾炎、皮疹等,通常为单独出现或重叠存在,其中以眼和肠道的病变最为常见。根据累及部位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将AS分为以脊柱关节受累为主的中轴型和以外周关节受累为主的外周型。
青少年发病的AS外周关节受累发生率高,以髋、膝、踝和肩关节居多,肘及手和足小关节偶有受累。除髋关节外,膝和其他关节病变多为暂时性,极少或几乎不引起关节破坏和残疾,故髋关节病变在AS中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对AS合并髋关节受损的疾病特征和诊疗策略进行综述,与读者分享。
AS合并髋关节损害疾病概述
髋关节受累是AS致残的关键病变
AS患者中约有30%合并存在髋关节受累,发病年龄小及以外周关节起病是其重要危险因素。AS合并髋关节损害起病多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髋关节间歇性疼痛,此时常难以引起重视。当出现明显髋关节疼痛甚至活动受限时,多已发生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等。
虽然AS最主要的损害表现为脊柱强直,但单纯的脊柱强直主要是对患者体型造成影响,导致一定的活动障碍,并不会使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然而髋关节损伤晚期则会导致患者的严重残疾,可使患者部分或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说脊柱受累是AS最普遍的症状,髋关节受累则是其致残最为关键的病变。
髋关节损害的AS患者病程进展更快更严重
欧美多个AS数据库联合进行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合并髋关节损伤的AS患者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和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图1)评分显著差于无髋关节损伤患者。也就是说,AS患者合并髋关节损伤后脊柱功能更差,病程进展也更快。此外,研究还显示髋关节受累的AS患者葡萄膜炎发生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