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外科学年鉴》发表的一篇报道,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偶发性胆囊癌的发病率只有0.19%,而在不存在该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的患者中发病率仅仅为0.03%。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Susan Pitt医生及其合作者指出,该结果低于历史报告数据,其原因很可能为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呈年轻化趋势。偶发性胆囊癌的显著危险因素包括开腹(vs.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年龄较大、亚裔或非裔美国人、女性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升高。
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包括91,260例年龄在16岁及以上、于2005~2009年间进行腹腔镜下或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这些患者是通过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全国手术治疗改进计划参与者使用档案中确认的。
研究显示,仅0.05%的腹腔镜手术患者发生偶发性胆囊癌,在由腹腔镜手术转为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有0.60%发生此病(P<0.001),而在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中有1.13%发生此病(P<0.001)。偶发性胆囊癌的多变量预测因子包括开腹手术 vs. 腹腔镜下手术(比值比,12.0;95%可信区间,8.5%~16.7%);年龄≥65岁(OR,5.3;95% CI,3.7~7.4);亚裔(OR,2.2;95% CI,1.1~4.4)或非裔美国人(OR,1.7;95% CI,1.1~2.6);碱性磷酸酶水平≥120 U/L;以及女性(OR,1.6;95% CI,1.1~2.2)。
即便存在上述所有危险因素,偶发性胆囊癌的发病率也只有1.4%,尽管该发病率较无任何危险因素者高50倍以上。在手术之前识别有偶发性胆囊癌危险的患者或许便于外科医生在初次手术时做好进行足够的R0切除术或将患者转至肝脏手术专科医院的准备,尤其是在影像学检查显示存在胆囊息肉或肿块的情况下。在手术后30天内,偶发性胆囊癌患者死亡率以及严重合并症、总体合并症、手术部位感染及器官腔隙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
本研究所用的数据库缺乏与胆囊疾病特异性症状、术前诊断或诊断检查相关的信息。大样本量增加了犯Ⅰ类错误的概率,因为较小的差异可能也会达到统计学意义,即便缺乏临床意义。
作者们均未因本研究得到任何资助。其中一位研究者Bruce Hall医生是美国外科医师协会的有偿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