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伯克基——皮肤病研究学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初步研究显示,在使用皮肤活检结果作为基准的情况下,长波红外线检测器区分恶性和良性皮肤病变的敏感性为96.97%,特异性为78.05%。
得益于近期红外线技术的进步,目前已开发出能够根据恶性组织不同于健康组织的热性质来非侵入性检测肿瘤的成像设备。这项初步研究中使用的长波红外线检测器装备有红外线和可见光摄像机、注册标记、冷空气源及电脑和软件来指导图像采集和分析,能够识别应用温度刺激后可疑病变和周围皮肤的热信号。
这项研究由新墨西哥大学皮肤病诊所的Stephen Myers医生及其同事进行,入组74例平均年龄为55岁的患者,53%为男性。在对患者进行活检前,使用红外线检测器进行检测。共检测102个可疑病变。研究者将注册标记放在关注的皮肤病变附近,采集病变的可见图像,然后采集15秒基线热图像序列。在冷却病变和周围皮肤至10℃后,研究者测定并比较病变和周围皮肤的3分钟热回收率。
基于活检结果,55%为良性,34%为基底细胞癌,7%为鳞状细胞癌,4%为黑色素瘤。研究者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曲线来评估该检测方法对皮肤病变的分类能力,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95.3%(95%可信区间,90.0~99.0)。在使用活检结果为基准的情况下,该红外线检测器的敏感性为96.97%,特异性为78.05%。
研究者表示,该研究结果表明红外线检测器是前景广阔的非侵入性筛查工具,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以提高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统计置信度。
该研究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红外线检测器生产商Skinfrared公司支持。Myers医生是Skinfrared公司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