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放完支架,应对8种状况
放完支架,应对8种状况
时间:2014-06-03 10:46:15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光明日报网
在心脏狭窄的血管里放上一个支架,胸痛、气短、乏力等症状马上就能缓解。

    在心脏狭窄的血管里放上一个支架,胸痛、气短、乏力等症状马上就能缓解。它的重量不足万分之一克,却为全球数亿人带来福音。然而,放支架不是一劳永 逸的事情,术后的二级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期,请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原心导管室主任张维君教授,为大家介绍支架术后常见的8种 状况以及如何应对。
    1、胸部闷痛是支架术后较为常见可能出现的症状,既可能是血管再次堵塞造成的,通常出现在半年后(我见过最快的2个月),即器质性原因,也有可能是精神因素所致。器质性原因,可能是支架内术后分支血栓形成血管再狭窄或支架血管两端血管狭窄等。可能与运动量太大、不注意生活方式(比如没有戒烟限酒)、用药不规律等有关。患者在介入术后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药,防止血小板凝集,避免再次堵塞。临床上经常能看到病人在放了支架后自行随意停药。另外,一些患者放了支架后过于担忧,也会引起血管暂时痉挛,引起胸部疼痛,在服用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后好转。
    2、心脏跳动需要靠冠状动脉供应营养,如果其他血管分支存在堵塞或出现再狭窄,就会影响冠脉血流,导致憋气。但临床上,憋气更多可能是肺功能有问题,如老慢支等。
    3、由于金属支架为身体异物,血小板常在其表面沉积,容易诱发支架内血栓形成。所以,支架术后的患者需要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一般氯吡格雷需服用至少一年,阿司匹林则需要长期吃。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是抑制血小板积聚,因此容易引发凝血障碍,进而出现皮下出血或者牙龈出血等问题。
    4、由于金属支架为身体异物,血小板常在其表面沉积,容易诱发支架内血栓形成。所以,支架术后的患者需要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一般氯吡格雷需服用至少一年,阿司匹林则需要长期吃。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是抑制血小板积聚,因此容易引发凝血障碍,进而出现皮下出血或者牙龈出血等问题。
    5、大便发黑是消化道出血的表现,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柏油便、眼睛出血、内脏出血等情况。原因与淤斑类似,可能由抗血小板药物引起,但情况相对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去医院复查。特别提醒患者的是,遇到这类情况一定要跟心内科医生沟通。临床上不少患者出现黑便、眼睛出血,就去消化科、眼科就诊,但并非所有医生都了解药物支架的特点和停药风险。
    6、干咳同样与支架没有直接关系,这可能是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副作用,心梗患者多伴有高血压。血压高一般需要如长期服用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来降压,此类药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有可能发生干咳,在中国患者的发生率可达到20%~25%。
    7、支架本身不会引起肌肉痛。但冠心病患者放了支架后要长期吃他汀类调脂药,比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他汀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对肌肉的损害,有些患者服药后会出现肌酶升高、肌肉酸痛的症状。
    8、这些患者一定要及时就诊,在排除心肺功能异常等器质性原因后,一定要更加关注心理状态,可以去看“双心门诊”,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放宽心,休息好,别胡思乱想。家人也要给他们最大的包容和安慰,帮助患者走出心理难关。

关键字:支架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