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生物学中,人们认为除了一些病毒之外,所有的生命体都是以DNA作为遗传基因信息载体的。在“RNA世界”假说中,RNA被认为是最先出现在地球上。RNA在生物体中不仅作为遗传基因信息载体,还作为一切化学反应功能分子的组成成分。在此之后地球上才慢慢开始出现DNA和蛋白质。与DNA不一样,RNA可以适应不同种类的分子结构类型,因而RNA可以在分子层面完成功能互动。在研究报告中,克里斯丁-凯亭与菲利普-贝维拉夸与克里斯托弗-斯图尔森与罗萨琳-摩尔登两名研究生一起试图对“RNA世界”假说中的一些理论展开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为了测试地球早期的细胞生命结构的形成过程和在缺失脂类分子形成现代细胞结构中细胞膜的情况下如何分隔RNA,斯图尔森与摩尔登在实验室中制造了一种无生命的细胞模型进行相关研究。他们表示,“我们的团队用聚乙二醇和葡聚糖准备了一种溶液剂,这些溶液剂形成了明显的富含聚合物的水体,在这种环境下RNA分子可在地球早期环境下也有一种类似的溶液剂可以产生类似的效果。” 斯图尔森补充说道,“这些研究结果不仅为‘RNA世界’假说提供了理论,也对现代生物学中RNA在无细胞膜情况下固定位置的研究提供了帮助。”以自然聚合。”
研究团队还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RNA链越长,在溶液剂的浓度也就越大。贝维拉夸说,“我们假设这个研究结果可能暗示着某种原始的排序方法。当RNA链变短的时候,RNA分子会拥有较少的酶活性。因此,在地球早期的环境中,长度较长的RNA链会自然聚集到一个区域,而较短的RNA链着会被‘挤’到一边。不过,较短的RNA链还是有可能会发生一些比较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
科学家希望通过用其他大分子模型来继续他们的研究。凯亭补充说,“我们对研究浓度较大的大分子系统比较感兴趣,特别是和地球早期环境中存在的情况相似的环境系统。当然,在RNA链依然起着重要作用的现代细胞结构中,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