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患病要吃药妇孺皆知,但是提起疾病预防,很多人都是一问三不知,如今乡医只管开药打针,没有时间给患者普及疾病预防知识,也不愿意普及,最多的呵护也就是给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但也仅仅是一查了之,不会有更多的"为什么"和"怎么做好"的预防交代。
笔者父亲也在乡下,平时很喜欢听广播中的健康节目,虽然这类节目也讲疾病预防的健康知识,但其中却随意加入药品和保健品的推广广告,不仅违规,也非常不科学,很容易误导农村人。而且近年来,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农民的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随之也产生了,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患病率明显上升,而一些农村人健康知识的缺乏更是让疾病预防雪上加霜。
因此,在农村重点普及医学知识,才符合医疗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农村,"因病致贫、因贫返病"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做过什么医疗预防和检查,甚至很少吃药打针,一旦吃药打针就已经是重病大病了。而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卫生预防机制,上演了"怕花钱预防疾病"到"花大钱治病"的尴尬医疗怪现状。正如民间所说,"小病不防住,大病防不住".
笔者认为,农村医疗改革的最终出路在于"预防疾病",而不是"治病救人",大病到城市大医院看,预防疾病放在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只有这样的医疗布局才符合农村的医疗实际,对于政府而言,与其把巨额的农村医疗建设资金放在重病大病的抢救甚至临终关怀上,还不如将巨大的医疗资源和资金前移到"预防为主"的科学医疗上,让弱病小病者得到预防医学的提前关爱。农村医疗,做好疾病预防比解除农民的疾病痛苦更重要,这不仅是农村卫生服务中心的责任,也是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的责任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