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凝血酶原异常可能导致血栓症
凝血酶原异常可能导致血栓症
时间:2014-01-14 10:42:12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干细胞之家
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一研究小组在6月21日出版的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报告说,如果凝血酶原出现异常,血液凝固就无法“刹车”,可能导致血栓症。

    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一研究小组在6月21日出版的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报告说,如果凝血酶原出现异常,血液凝固就无法“刹车”,可能导致血栓症。
    人体受伤出血时,生成于肝脏的一种血液凝固因子凝血酶原就会变为凝血酶,凝血酶的作用使血液凝固而止血。另一方面,凝血酶还会与具有抑制血液凝固作用的蛋白质抗凝血酶结合,避免血液过度凝固。
    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此次发现,基因存在异常的变异性凝血酶原即使变为凝血酶,也几乎不与抗凝血酶相结合,血液会持续凝固,导致血栓症。
    与血栓症有关的疾病在老年人中很常见,很多时候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有望促进研发治疗和预防脑梗塞及心肌梗塞的新方法。

关键字:凝血酶原,血栓症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