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装置可被用来解码来自一只警觉的猴子的脑活动,以在暂时瘫痪的猴子身上产生由目标引导的运动。这些发现为将这种系统用于瘫痪受伤后的康复工作提供了一个概念证明。
鉴于其在恢复瘫痪人士的运动控制中所具有的潜力,人们目前正在对大脑-机器界面进行研究。虽然以前的研究证明这种可能性也许很快将成为现实,但目前的方法有局限性:使用者无法用其受影响的肢体施加自然的运动。为了解决这个局限性,Ziv Williams及同事研发出一种大脑-脊髓假体,它能将两只灵长类动物连接起来。这一方法与以前的研究形成对比:后者用假体装置将使用者只是与电脑界面连接起来。第一只灵长类动物的大脑活动被通过计算解码,传递给第二只被镇静的灵长类动物的脊髓和肌肉。作者报告说,在这之后,第二只猴子会成功地根据从第一只猴子发来的神经信号向一个目标运动。
虽然要判断这些结果是否比使用大脑-机器界面的任何当前的方法更好还为时过早,但作者希望这些发现将会促进更优化方法的问世,后者在严重受伤后将会导致肢体功能的更快恢复和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