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垂体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垂体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时间:2014-03-25 11:05:51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再生医学网
垂体瘤(尤其是微小腺瘤)早期很少临床表现,发现到症状明显时主要有下列三大症群。

    垂体瘤(尤其是微小腺瘤)早期很少临床表现,发现到症状明显时主要有下列三大症群。
    (一)腺垂体本身受压症群 由于腺瘤体积增大,瘤以外的垂体组织受压而萎缩,造成其它垂体促激素的减少和相应周围靶腺体的萎缩。临床表现大多系复合性,有时以性腺功能低下为主;有时以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主;偶有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有时肿瘤压迫垂体后叶或下丘脑而产生尿崩症。
    (二)垂体周围组织压迫症群 肿瘤较大压迫垂体周围组织时发生,除头痛外多属晚期表现。
    1.大多患者诉头痛,以前额及双颞侧隐痛或胀痛伴阵发性剧痛为特征。头痛大致由于硬脑膜受压紧张所致,或鞍内肿瘤向上生长时由于蝶鞍隔膜膨胀引起,如肿瘤生长到鞍外时,因颅底部脑膜及血管外膜如颈内动脉、大脑动脉、Willis动脉环等均有痛觉纤维存在,垂体肿瘤可累及上述神经血管组织而引起头痛。
    2.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和眼底改变 肿瘤向前上方生长,往往压迫视神经、视交叉,约有70~80%病人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偏盲)和眼底改变。视力减退可为单侧或双侧,甚至双目失明;视野改变可有单或双颞侧的偏盲。少数亦可产生鼻侧视野缺损,视野向心性缩小往往是功能性的,临床定位意义不大;眼底可见进行性视神经色泽变淡,视神经乳头呈原发性程度不等的萎缩,少数有视神经乳头水肿。
   3.下丘脑症群 肿瘤向上生长可影响下丘脑功能和结构,发生下丘脑综合征。
    4.海绵窦综合征 眼球运动障碍和突眼是肿瘤向侧方发展压迫和侵入海绵窦的后果。可使第Ⅲ、Ⅳ和Ⅵ颅神经受损,产生相应症状。肿瘤向蝶鞍外侧生长累及麦氏囊使第Ⅴ颅神经受损,引起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或面部麻木等功能障碍。
    5.脑脊液鼻漏 少数患者肿瘤向下生长破坏鞍底及蝶窦,引起脑脊液鼻漏,还可并发脑膜炎,后果严重。
    (三)垂体前叶机能亢进症群
    1.巨人症与肢端肥大症 由于垂体腺瘤分泌过多的生长激素所致。
    2.皮质醇增多症 系垂体腺瘤分泌过多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
    3.溢乳-闭经症 系垂体分泌过多的泌乳素所致。
    4.垂体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极少数垂体腺瘤分泌过多的促甲状腺激素而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其特点为TSH增高不受TRH兴奋。
    5.Nelson综合征 由于双侧肾上腺被全切除后,垂体失去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反馈抑制,原已存在的垂体瘤进行性增大,分泌大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或)黑色素细胞刺激素(为ACTH与β-LPH的片断)。临床表现除原有的皮质醇增多症可部分残留外,全身皮肤往往呈进行性发黑,以及垂体瘤逐渐增大而产生垂体的压迫症群。血浆ACTH及MSH测定明显升高。
    6.促性腺激素腺瘤 很少见,据国外报道仅占1%,光镜下为"嫌色细胞瘤",但染色反应提示为FSH,非LH,故认为是卵泡刺激素瘤,瘤细胞颗粒稀少,可能系未分化细胞腺瘤。

关键字:垂体瘤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