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颤动,简称室颤,发病时患者心室颤动的频率可达每分钟 250~600次,而正常情况下心室应该每分钟收缩60~100次,并随着每次有力的收缩将足量的血液泵到全身。当室颤发生时,由于频率过快,心室收缩的幅度非常有限,几乎无法将血液泵出心脏,因而在几分钟之内如果无法得到纠正,患者就会死亡。
心脏性猝死如此可怕,难道人们就只能等着它突然发生,然后造成悲剧吗?不是的。心脏骤停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表面上看会发生在健康人中间,然而大多数死亡人群都曾患有心脏疾病,通常只是没有意识到而已。因心脏骤停而死亡的患者中,75%曾患有心肌梗死,85%患有冠心病。因此,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合并心功能低下,以及曾经有过心梗和猝死的幸存患者,就需要格外警惕心脏性猝死。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几率也会增加。在医院外发生心脏原因死亡的比例从0~4岁的5.8%,增加到85岁以上的61%。
具体来说,心脏性猝死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条: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超重、吸烟、营养不良(同心脏疾病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疾病或者已有心肌缺血事件,不明原因的心率或节律异常。
频发短阵心动过速,即使是在休息时,也会出现不明原因的眩晕、较低的射血分数(测量心脏每一次跳动血液排出量的指标)。
射血分数低于40%,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或者射血分数低于30%,即使未发生过非持续性室速。
由于心脏骤停常发生于表面健康的人,很难发现谁正处在危险之中,因此了解上述心脏骤停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加以预防,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最好方法。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去找医生做心脏检查,从而明确你是否正处在心脏骤停的危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