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高位颈脊髓损伤后膈肌功能神经移位法
高位颈脊髓损伤后膈肌功能神经移位法
时间:2015-05-07 13:06:29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医脉通
假如颈髓损伤发生在C3水平以上,膈肌瘫痪,然而此种情况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未受损伤,膈神经本身保持功能完整性

  假如颈髓损伤发生在C3水平以上,膈肌瘫痪,然而此种情况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未受损伤,膈神经本身保持功能完整性,此类患者可以实施传统的膈神经起搏技术;然而一旦损伤发生在C3~C5水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受损,膈神经轴突末端发生华勒变性,无法完成正常的兴奋传导功能。此类患者通常需长期机械通气,以维持生命。为了避免机械通气所带来的并发症,膈肌起搏器应运而生。通过在膈神经上安装电刺激装置,可以使膈肌产生节律性的收缩。然而,颈髓(C3~C5)损伤后,脊髓前角细胞损伤,膈神经轴突脱髓鞘,无法正常传递电刺激。神经移位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臂丛损伤和四肢创伤。

  LloydM.Krieger等首次论述了长期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的高位颈髓损伤患者通过肋间神经移位术重建膈肌功能。LloydM.Krieger等设计了第4对肋间神经移位吻合膈神经并辅助应用膈肌起搏器的技术。接受手术的5例患者中,有2人完全脱离呼吸机,24h膈肌起搏;1例患者初步建立起对膈肌起搏器的反应,逐步开展膈肌起搏计划;另外1例患者虽然能够产生膈肌的起搏,但后期出现了呼吸肌疲劳,膈肌功能衰退,重新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最后1例患者虽然获得了双侧膈肌的起搏,但却由于非呼吸系统并发症而死亡,所有患者均未获得长期随访的有效数据。

  同臂丛神经向比,肋间神经似乎是更佳的移位神经来源,原因在于:(1)手术入路更佳简洁,并且缩短轴突再生的路径;(2)肋间神经和膈神经作为运动神经,都具有支配呼吸功能的作用;(3)两者都可支配骨骼肌,并释放同一种神经递质—乙酰胆碱;(4)两者神经纤维直径相似。之所以选择第4对肋间神经原因是它最容易到达膈神经,轻松实现无张力吻合。C3~C5脊髓损伤后,肋间神经移位膈神经这一方法显示了较为可观的效果。

  肋间神经移位吻合膈神经的术式是神经移位法重建膈肌功能的经典方法之一。对于C3~C5水平脊髓损伤患者,应用肋间神经吻合膈神经,配合膈神经起搏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字:脊髓损伤,神经移位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