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浅谈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和诊断
浅谈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和诊断
时间:2019-07-05 13:26:46  作者:微微  来源:《临床烧伤外科学》
单纯菌血症是病原菌一过性入血,并及时被消灭或被免疫系统清除,临床上并不构成病症,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1、发病机制
  单纯菌血症是病原菌一过性入血,并及时被消灭或被免疫系统清除,临床上并不构成病症,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血培养连续3次阳性,而且属于同一病原菌,就难以用病原菌一过性入血来解释。若同时在临床上呈现明显的全身性炎症反应,表明菌血症并非孤立,二者结合具有诊断脓毒症的价值。其实质主要反映创面感染防治无效,局部感染加重形成病灶,构成病原菌入侵的门户和途径,或由于感染性并发症防治不力,形成病灶而威胁全身安全。无论创面还是其他感染部位,当感染得不到控制,病原菌得以大量增殖,组织细菌计数到105以上,就具备病原菌入侵和血行扩散的机会。由导管引起的感染,特别是静脉导管,病原菌入侵就比较直接。

图片来源于网络
  2、诊断
  烧伤并发全身性血行播散性感染,即脓毒症,也就是既往被诊断为败血症的全身性感染。而败血症一词因学术界有争议,已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和危重医学学会联合建议废除。然而,新建议的诊断名称在实行中也有争议。目前,就诊断血行播散性感染的新旧两种称谓,临床上均在应用,当前只能维持现状,等待进一步统一。
  临床诊断几乎与创面脓毒症的全身和创面表现一致,无论是否有创面或其他局部的脓毒症作为基础,一旦从局部、血管、淋巴管入侵,经连续3次细菌培养阳性结果证实,并伴有全身和局部临床表现者,均构成血行散播的全身性感染。由感染性并发症发展而来的全身性血行播散性感染,则应该有局部感染性并发症的病史、症状、体征,并经实验室检测和特殊检查确定,还要有血培养3次阳性结果为依据。
  脓毒症诊断指的是菌血症加上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也可依然称之为败血症。
关键字:脓毒症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